●4月29日 平潭对台海运快件正式运营,全国首票快件由平潭出发漂洋过海赴台。
在新增注册企业中,行业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以及建筑业企业。当天,平潭海洋文化中心、富创世纪城、东澳中心渔港渔政执法码头等项目举行动工仪式。
●5月4日 平潭自贸试验区综合服务大厅发出全国首张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一照一码营业执照。●8月16日 首届平潭综合实验区创业合作对接会举行,现场签约76个项目,总投资1736亿元,与武汉东湖高新、神州租车等签约。在开放措施方面,福建自贸试验区第一批9项开放措施中,平潭片区率先开放措施达8项。在复制推广方面,福建自贸试验区前两批30项可复制创新成果中,平潭片区占22项,涉及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6月19日 海西进出境动植物检疫隔离处理中心在平潭正式动工。
今日,我们用数字讲述平潭自贸试验区的那份努力和那份收获。●7月6日 平潭首张卡式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简称电子台胞证)在区公安局出入境服务窗口正式发放。其中跨境电子商务、两岸主通道、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等产业发展势态良好,我区还加快推进的是两岸金融合作平台、保税物流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2015年4月20日,省政府批复平潭片区《实施方案》。●2015年4月21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平潭片区揭牌目前,平潭对台海运快件业务已实现常态化运营,每周固定有3~4个航班的业务。为确保该项新业务顺利运行,最大化发挥平潭对台海运快件业务优势,福建检验检疫局在前期试运营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两岸海运快件检验检疫监管流程,专门研发并上线检验检疫快件管理系统,实施快速施检、实时验放的通关模式,设立专门窗口快速办理两岸海运快件通关手续,使海运快件通关再提速。
据介绍,对台海运快件业务是福建自贸试验区平潭片区挂牌后首个正式运作的重大改革项目,对促进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迈进,具有重要意义。记者从福建检验检疫局获悉,平潭首单对台海运快件自4月底启运以来,业务发展迅猛,短短半年已突破10万件,累计达10.59万件、货值超3000万元
为确保该项新业务顺利运行,最大化发挥平潭对台海运快件业务优势,福建检验检疫局在前期试运营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两岸海运快件检验检疫监管流程,专门研发并上线检验检疫快件管理系统,实施快速施检、实时验放的通关模式,设立专门窗口快速办理两岸海运快件通关手续,使海运快件通关再提速。据介绍,对台海运快件业务是福建自贸试验区平潭片区挂牌后首个正式运作的重大改革项目,对促进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迈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平潭对台海运快件业务已实现常态化运营,每周固定有3~4个航班的业务。记者从福建检验检疫局获悉,平潭首单对台海运快件自4月底启运以来,业务发展迅猛,短短半年已突破10万件,累计达10.59万件、货值超3000万元
无独有偶,在商事登记制度上,我区最早采取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证一码、一章审批、印章即刻、立等可取的商事主体登记综合服务模式。今年,平潭自贸试验区在政府管理模式创新与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培育新型贸易方式等七个方面重点推进81项试验措施。目前,已有34家台湾建筑类企业在平潭备案,12家台资医疗机构和医疗生技企业、4家台资旅行社、2家台资幼儿园、1家台资独资人力资源机构落户平潭。他负责的澳前物流保税园区项目已进入施工招标阶段,即将破土动工。
实验区+自贸区双核驱动,打开市场大门,目前,平潭新增各类市场主体达12784户,认缴注册资本450亿元,实缴资本90亿元。目前,已有500多家台资企业在岚扎根,1000多名台胞在平潭创业就业,购房台胞也有300多名。
货检通道上,对台海运快件业务已形成常态化运营,每周有3至4批。开公司办执照3个小时立等可取,再次刷出平潭速度。
通关监管方面,我区在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通关便利措施的基础上,着力探索具有平潭特色的通关监管制度创新,推出了两岸海上客运航线客带货试点清单验放、集中申报海运快件通关模式,先验放、后报关,行业协会总担保制度等多项为平潭自贸试验区量身定制的改革措施。关检部门通过流水线方式进行审核,短短半小时就顺利通关。该措施在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并联审批的基础上,试点实施综合审批,将投资建设项目从招商对接到竣工验收涉及的所有行政审批事项整合为规划选址与用地、项目评审与核准备案阶段、设计审查与施工许可、统一竣工验收等4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均采取一表申请、一口受理、并联审查、一章审批(四个一)的综合审批模式。半年多来,实验区的政策洼地和自贸区的创新高地的效应逐步凸显,取得预期的效果。今年7月1日,我区推出投资体制改革2.0版本。他说,到时将把台湾小伙伴一起带过来,一起创业。
截至10月底,已有57个项目按照投资体制改革四个一模式进行综合审批。台车入闽也实现常态化,已有50辆台湾货车、机动车从平潭口岸进入福建。
投资体制改革可以说是平潭自贸试验区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头戏。制度改革 打通简政放权最后一公里自贸试验核心是制度创新。
目前,对台小三通货轮航线和集装箱班轮开通,推进两岸货物集散;对台海运快件迈入双向运营新阶段,累计办理进出境快件10.7万件;平潭台湾商品免税市场试点采信台湾认证和检验检测结果政策,引进台湾小家电近百批,货值超100万美元,台湾白酒超200批,货值约350万美元。如今,平潭这片热土发酵出了更多更浓的台味,为台胞开辟出一个创新创业新天地。
同时,积极开展两岸货物通关、贸易统计、原产地证书核查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两岸逐步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在其他地方,项目前期工作起码需要1年多时间,而在平潭只用了2个多月时间。日前,国务院将其作为全国自贸区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成为全国自贸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中唯一入选举措。目前,已有432个项目登记入驻,包括文创工作坊、台湾青年创客空间、两岸高校产学研平台等项目。
我已申请注册平潭亚亚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入驻台湾创业园后,将以园区作为办公和展示区域,发展文化创意商品。台北馆、新北馆、金门酒厂、台湾啤酒新开业商铺以台湾县市主题馆和台湾名品旗舰店为主,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免税市场的业态。
今年4月21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平潭片区正式揭牌运作,围绕共同家园+国际旅游岛的发展定位,第一年,实施34项试点任务、81项试验措施和规划布局十大产业导向30个重点产业项目。平潭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65项对台创新举措相继落地,建筑、规划、医疗等行业陆续对台开放。
该版本在去年区马上办成立后,推出投资体制改革1.0版本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项目审批改革,打通最后一公里。本报记者念望舒 摄昨日是星期一,一大早,林志文就来到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业务。
如今的平潭,正迈向更加自由、更加开放;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化、法治化自贸区,开启全新时代。关检的创新措施极大提高了企业的通关效率,节约了通关成本,助力平潭建设两岸往来主通道。此外,我区还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变更以及一般境外投资项目和企业设立,由审批制改为默认备案制管理。四个一综合审批模式开启,精减行政审批申请材料90%以上、审批时限缩减为60天左右,破解了熟人经济圈公章旅游等问题。
林志文享受到的便利,得益于投资体制改革2.0版本的实施,这是今年7月1日我区对项目审批进行的一项改革。截至目前,平潭至台中、台北直航航线累计运送旅客40多万人次。
作为90后创业者,来自台湾宜兰县的莫居亚很看好在平潭的发展前景。30个重点产业项目已启动25个。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对台优势和政策,越来越多的台湾元素在平潭集聚,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在平潭安家兴业。8月15日,台湾创业园正式开园,为两岸青年搭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创业平台。